本站有网友问:斜轧无缝钢管螺旋划伤怎么办呢?我们的回答如下:
斜轧无缝钢管在热轧过程中产生的螺旋划伤(包括内螺旋纹和外表面螺旋状擦伤)是常见的缺陷,其产生原因、预防措施及补救方法如下:
一、螺旋划伤的产生原因
-
工具设计或磨损问题
-
顶头/芯棒设计不当:顶头形状不合理、连接杆存在尖锐棱角或金属焊瘤,导致刮伤内表面。
-
工具表面粗糙或磨损:轧辊、导板、定心辊等工具表面不平或过度磨损,易在钢管表面形成螺旋状划痕。
-
芯棒跳动:轧制过程中顶头或芯棒跳动剧烈,导致内表面周期性压痕。
-
-
工艺参数调整不当
-
轧制参数不合理:如顶前压下率、孔型椭圆度系数不匹配,或连轧机各架压下量分配不均,导致金属流动异常。
-
润滑不良:石墨润滑剂含杂质或润滑不充分,加剧工具与钢管间的摩擦。
-
-
操作与维护问题
-
设备老化:穿孔机导板、出口导孔损坏,或定心辊表面不光滑,引发外表面擦伤。
-
运输或吊装不当:钢管与尖锐物体摩擦导致不规则划伤。
-
二、预防措施
-
优化工具设计与维护
-
定期检查并更换磨损的顶头、芯棒及轧辊,确保工具表面光滑。
-
采用合理的顶头形状设计,避免尖锐棱角,必要时增加倒角以减少刮擦。
-
-
调整工艺参数
-
优化轧制参数(如顶前压下率、压缩次数),控制金属流动均匀性。
-
加强润滑管理,使用高纯度石墨润滑剂,减少工具与钢管的摩擦。
-
-
加强设备管理
-
定期维护穿孔机、定心辊等设备,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导板、辊道。
-
在运输和吊装时使用专用夹具,避免与尖锐物体接触。
-
-
生产过程中的监控
-
采用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、涡流探伤)实时监测钢管表面质量。
-
对管坯进行严格筛选,避免内部夹杂物或表面缺陷导致后续加工问题。
-
三、补救方法
-
轻度划伤的修复
-
修磨处理:对于深度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划伤,可通过机械抛光或砂轮修磨,确保修磨后壁厚和外径符合标准。
-
局部切除:若划伤集中在管端,可切除受损部分并重新加工坡口。
-
-
重度划伤的修复
-
整段报废:若划伤深度超标或影响结构强度,需直接报废并重新生产。
-
非开挖修复技术: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管道,可采用螺旋缠绕修复工艺(如SPR™-ST技术),通过内衬PVC型材增强结构并填补缺陷。
-
-
工艺改进与验证
-
分析缺陷样本,优化轧制参数和工具设计,避免同类问题复发。
-
通过固溶热处理(如加热至1050℃后快速冷却)消除残余应力,改善钢管组织性能。
-
四、总结
螺旋划伤的根源在于工具设计、工艺参数及设备维护的综合因素。预防需从优化工具、调整工艺、加强监控三方面入手;补救则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修磨、切除或技术修复。对于关键应用场景(如高压流体输送),建议结合无损检测与定期维护,确保钢管质量。